武汉地铁12号线:新技术赋能,“地下长龙”装上“智慧引擎”
9月17日,记者从武汉市市政工程安装项目BIM运用现场观摩交流会上获悉,目前武汉地铁12号线园林路站的机电设备安装等工作已基本完成,是全线37个车站中第一个开始系统联调的车站。在这个数字技术与实体工程深度融合的“智慧工地”,施工建设正变得更聪明、更智慧。
在武汉地铁12号线园林路站,设计标准化模型遥控下游工厂预制加工,100多万米的电线电缆能轻松线上排兵布阵,“搭积木”建设装配式机房节能提效提高机电建设效率。智能焊接机器人、电子机器狗、技改登高车在云端指令下高效协同,工业智造、数字孪生、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一一亮相。
当天,由武汉市住更局主办,武汉地铁集团、中建三局、武汉市质安中心承办,中建三局基建投公司协办的武汉市2025年“质量月”全市市政工程安装项目BIM运用现场观摩交流会,在中建三局武汉地铁12号线(武昌段)工程(风、水、电)施工1标段项目顺利举行。本次观摩以“数字赋能·智能建造”为主题,中建三局基建投公司设置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实体建造、工程指挥中心五大核心展区,通过实物展示、动态演示、现场讲解等形式,集中展示了数字科技在市政工程机电安装领域深度应用的创新成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武汉样板”。全市住更系统、青山区政府、武汉地铁集团、武汉城投集团等共计100余人参会。
项目推动全链条数字化管控,以标准化的施工工艺构建起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累计应用60项风、水、电工艺标准的可视化交底,实现设计意图与施工标准的无损耗传递。项目依托BIM三维建模技术开展设计辅助、管线排布优化等工作,高效统筹各系统协同需求。在关键系统联调中,项目仅用25天高质量完成20个通风空调系统的调试,同步完成超百台各类设备环控系统的联调工作,调试周期比常规工艺缩短超55%,真正实现“效率、质量、成本”三重优化。
项目依托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数字化设计云平台——“云锦”BIM协同设计平台,在消防泵房、空调机房等建设中创新使用SAC(智慧装配式施工)技术,实现原本10天工期的消防泵房,采用“BIM深化设计 + 工厂预制加工 + 现场组装”一体化模式后,6个小时即可完成现场拼装。项目还将BIM与物联网结合,通过工程指挥中心等智慧管理系统,为工地装上“智慧大脑”,实现智能生产、智能施工、智慧运维“一模到底”,让管理效率提升50%以上。
走进项目空调机房,映入眼帘的是层次分明、鲜明亮眼的蓝色、绿色空调水管道,红色消防管道,橙色动力桥架,黑色弱电桥架。这是武汉地铁站房施工中首次应用铝皮彩壳保温工艺,建设“彩色机房”。项目在施工过程中融入“色彩美学 + 功能区分”设计,以不同的颜色区分管线功能,方便检修维护,提升了传统站房施工的观感,美化了设备区的环境。
武汉地铁12号线作为世界第二、亚洲最长的城市地铁环线,是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中唯一的环线,工程面临“两穿长江一穿汉江”等世界级挑战,建成后将首次实现“三镇同环”,对武汉城市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建三局基建投公司参建的轨道站后机电工程作为全线建设重要一环,在实施过程中强化数字赋能,应用无人机巡检、物联网安全监测、数字孪生等技术,将市政安装工程从传统的“隐蔽工程”转变为“智慧工程”“可视工程”,是轨道市政领域深入践行智能建造、智慧安装的有力实践。
参考来源:九派新闻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